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位于汕头市永平路1号,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欧陆式大楼。始建于1907年,前身是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店行址,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撤销。

       永平路1号大楼是1923年原广东中央银行汕头分行建筑,1927年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店接管清算该银行,并买下该建筑,抗战胜利后先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该建筑承载了上世纪20年代期间汕头辉煌的城市发展记忆,也见证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

       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店建行初期,不仅在汕头发行钞票,而且在汕头扶植日本商业公司,为其投资贸易提供服务。其下属的经济调查事务科搜集分析汕头、潮州、梅州经济情报,定期编印反映汕头的《经济报告》,积极为日本商业公司在汕头实现垄断经营作准备。该行从一战后到汕头沦陷期间,通过逐步对汕头地方公共实业进行直接投资或者放贷投资,迅速扩张了日本在汕的经济势力。在汕头沦陷期间,该行参与操纵广东沦陷区的金融,强迫华侨将汇款交由日本指定金融机关汇入。潮汕地区沦陷后,该行专门调查南洋华侨家属状况,强迫原侨批局银庄参与银行业务,同时还实行侨汇统制,规定凡南洋各属侨胞汇款至潮汕者须由华南银行、横滨银行和台湾银行汇兑。

       2010年5月,金平区委、区政府决定将这栋大楼修缮建设为汕头开埠历史文化陈列馆,并于当年12月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先后荣获“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汕头市文明窗口”“汕头市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先进单位”“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2016年,永平路1号大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汕头市在开埠文化陈列馆举办“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全面开放——汕头城市开放史展览”。展览共分3个部分,分别在陈列馆的3层楼布展。一楼为第一部分“港口:坚船利炮下的开埠和通商口岸”,二楼为第二部分“城市:历史变迁中的发展与文化”,三楼为第三部分“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展览共使用图片175张,其中一楼43张,二楼64张,三楼68张。展示实物41件,包括“南澳一号”瓷器5件,银票13件,侨批22件,潮绣1件。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公园开埠区考察调研,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参观,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连日来,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纷纷组织到开埠文化陈列馆参观学习,重温总书记敦敦教导,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开放再出发、书写特区新辉煌的信心决心。

       汕头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的城市。从昔日开埠的被动开放,到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动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开放,汕头城市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让我们一起走进展览馆,感受汕头这座城市开放的历史。

第一部分 港口:坚船利炮下的开埠和通商口岸

       汕头位于韩江三角洲西南角的顶端。随着韩江上游泥沙沉积海滨和海浪作用下,形成沿海条状高地,称为沙陇,沙陇脊起的地方名“汕”,沙脊连成片就叫“沙汕坪”,濒海开端处称为“沙汕头”。这就是“汕头”名字的由来。

       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港口优势明显,清代道光年间汕头港已成为粤东最好的商港。2007年发现的“南澳I号”沉船上的代表瓷器。“南澳I号”的发现,有力说明了汕头在明代已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场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汕头有着独特的“南洋”渊源,让许多潮汕人选择远渡重洋。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过番”的人称为“番客”。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恩格斯在1858年《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提到: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当时汕头虽未列为五处通商口岸,但由于对外贸易往来较之其他港口城市相对活跃繁荣。所以汕头在未开埠前就备受西方人的关注。

       随后英法等西方列强在中国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增开汕头等十处通商口岸;1860年汕头正式开埠。

       早在汕头开埠之前,西方列强就从事鸦片走私等罪恶勾当。汕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的鸦片变成了“公开合法”的商品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危害。

       汕头港作为粤东海外移民的重要口岸,大批华侨由此远渡重洋、艰难谋生。除了传统的向海外自由移民外,还出现了一批批的“契约劳工”和“猪仔贸易”活动。大量潮汕人口被西方劳力贩子贩运出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当时汕头的“猪仔行”就多达二三十家。潮汕地区约有294万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这些漂洋过海的潮汕人远离家乡难免会引发思乡之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过番歌。有一首用潮汕话是这样念的:

       断柴米,等饿死,无奈何,卖咕哩。这里面“咕哩”就是潮汕话“苦力”的意思。

       下面这首“一溪目汁一船人”中的“目汁”就是眼泪的意思。通过这三首过番歌谣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过番者他们想见却无法相见的悲痛情境。

       汕头开埠后,经受了关权丧失、经济掠夺、思想渗透,原有的经济社会结构受到严重冲击,城乡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唯有求变、方能自强。

       这里代表人物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割台后,他用鲜血写下了“抗倭守土”四个大字,率领台湾群众发起轰轰烈烈的保台战争。次年,他写下了著名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临终时,留下了“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之语。今时今日,每每读到这里,这份爱国情怀依然让我们热泪盈眶。

       到了清朝末期,许多潮汕华侨已经在海外站稳脚跟。清政府设立商部,颁布一系列章程文件,不再视出洋商民为“通番者”“海盗”,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掀起了侨商回乡投资、为华侨资本涌入、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 城市:历史变迁中的发展与文化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11月9日,广东宣布独立的消息传到汕头。次日,宣告汕头光复。

       孙中山先生对汕头十分关注。他曾三度莅汕,并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提出建设汕头的海港、铁路,将汕头港的建设列入其全国港口建设规划1917/1918/1920。

       1921年,汕头与澄海县分治,设立市政厅,成为汕头最早的官方行政机构。1930年,汕头市政府正式成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

       1922年,汕头市政厅以近代城市设计理念对市区进行整体规划改造,编制了市政改造计划书,这边是1923年汕头市区改造计划图。这边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情况。

       “楼船万国”曾经是汕头港的真实写照。1933年,港口吞吐量占全国沿海各港口货运量的8.67%,仅次于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三。

       在汕头城市发展历程中,有一个群体从未缺位,他们就是潮汕华侨。这边是潮汕华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潮汕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由华侨创办的铁路。铁路采取募股方式集资建设,先后筹得股银300多万元。于1906年正式建成通车。

       侨商高绳芝等人募股集资,建成汕头自来水公司和商办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开启汕头水力、电力先河。

       潮汕地区的民族工业中,有近八成属于华侨投资入股或有侨眷参股,涵盖铁路、造船等诸多实业,华侨资本的涌入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和强劲动力。当时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

       这里介绍的是潮汕侨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向家乡寄汇银钱以赡养亲人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兼有家书和汇款单的功能,体现潮汕人笃求诚信的一种精神品格。

       汕头作为一个较早对外开放的南方港口城市,中西文化交流活跃,1905年汕头埠就出现了电影放映,催生了一批影视人才,

       这边向您介绍的是“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他参与编导的以潮汕地区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电影《难夫难妻》,成为中国故事片电影的开山之作。他的徒弟蔡楚生创作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等作品。其中,《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革命火种在潮汕地区不断播散开来。1922年张太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途经汕头时起草了团章。

       周恩来同志与汕头有着深厚渊源,曾先后四次莅汕。

       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东征胜利后。周恩来同志出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主持惠潮梅各属25县2市的行政工作。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经福建转入广东,进入潮汕,在此停留了七日,史称潮汕七日红,他们宣传了革命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为潮汕地区工农武装革命斗争和革命政权创建创造了条件。

       这里是广东省著名革命老区大南山,是中国18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彭湃、徐向前、李富春等先后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足迹。我们看到的这些标语是当地老石匠用铁凿一下一下刻出来的,刻下的是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定于广东省重点革命文物予以保护。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亲自部署,开辟了一条由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至江西瑞金的地下交通线。全长3000公里,1930-1934年间始终保持安全畅通,为中央苏区提供了大量的药品和无线电设备,护送了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在内的200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革命将领。

       1939年6月,汕头沦陷,英勇的潮汕人民奋起反抗。“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成为中共领导下重要抗日力量。南澳血战被誉为广东抗日第一仗。

       1945年9月,日军签署投降书。

       1950年,潮汕全境解放,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汕头作为当时广东省第二大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对外进出口贸易,1978年比1958年增长了五倍,为新时期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 特区:改革开放的时代新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国经济特区的崛起发展,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紧密相连。邓小平同志支持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率先创办经济特区,他指出,确定这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这里的潮州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潮汕人。

       1978年7月24日至8月4日,习仲勋同志到汕头地区调研,他指出,汕头是个好地方,总的来说,形势很好,问题不少。要求汕头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轻工业、加工工业,逐步搞成外贸出口基地。包括汕头在内的这次粤东调研,习仲勋同志提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思路,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广东省委提出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支持。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试办出口特区,也就是后来的经济特区,拉开了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序幕。

       1980年8月26日,叶剑英委员长主持召开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的决定,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告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1981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组织特区开发建设。起步区按1.6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规划建设。1984年、1991年、2011年,先后经历三次扩围,汕头经济特区面积扩大至全市。

       40年间,汕头经济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下面这组今昔对比照片可以看出汕头40年城乡面貌沧桑巨变,人民收获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rray(2) { ["errcode"]=> int(40164) ["errmsg"]=> string(102) "invalid ip 117.50.209.210 ipv6 ::ffff:117.50.209.210, not in whitelist rid: 66217ee5-138e6b1d-7837d1d9" }